PySide6.QtOpcUa.QOpcUaWriteResult¶
- class QOpcUaWriteResult¶
此类存储写操作的结果。更多…
概要¶
方法¶
def
__init__()def
attribute()def
indexRange()def
nodeId()def
setAttribute()def
setIndexRange()def
setNodeId()def
setStatusCode()def
statusCode()
注意
本文档可能包含从C++自动翻译到Python的代码片段。我们始终欢迎对代码片段翻译的贡献。如果您发现翻译问题,您也可以通过在我们的https:/bugreports.qt.io/projects/PYSIDE上创建工单来告知我们。
详细描述¶
在OPC UA服务器上的写操作会返回一个状态码,该状态码描述了值是否可以被写入,如果不能,则说明写入失败的原因。
除了服务器返回的状态码外,此类还包含节点ID、属性以及请求中的索引范围,以便客户端能够将结果与请求匹配。
此类的对象在
writeNodeAttributesFinished()信号中返回,并包含作为writeNodeAttributes()请求一部分的写入操作的结果。- __init__()¶
默认构造一个没有设置参数的写入结果。
- __init__(other)
- Parameters:
其他 –
QOpcUaWriteResult
从
other构造一个写入结果。- attribute()¶
- Return type:
返回写入结果的属性。
另请参阅
- indexRange()¶
- Return type:
字符串
返回写入结果的索引范围。
另请参阅
- nodeId()¶
- Return type:
字符串
返回写入结果的节点ID。
另请参阅
- setAttribute(attribute)¶
- Parameters:
属性 –
NodeAttribute
将写入结果的属性设置为
attribute。另请参阅
- setIndexRange(indexRange)¶
- Parameters:
indexRange – str
将写入结果的索引范围设置为
indexRange。另请参阅
- setNodeId(nodeId)¶
- Parameters:
nodeId – str
将写入结果的节点ID设置为
nodeId。另请参阅
- setStatusCode(statusCode)¶
- Parameters:
statusCode –
UaStatusCode
将写入结果的状态码设置为
statusCode。另请参阅
- statusCode()¶
- Return type:
返回写入结果的状态码。
另请参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