v0.7.1 (2016年6月)#
增加了为
barplot()或pointplot()(以及扩展的factorplot)绘制的误差线添加“帽”的能力。此外,现在可以控制误差线的线宽。这些变化涉及新的参数capsize和errwidth。有关使用示例,请参阅 github 拉取请求 (#898)。改进了
clustermap()中的行和列颜色显示。现在可以为这些元素传递 Pandas 对象,并且在可能的情况下,Pandas 对象中的语义信息将被用来为图表添加标签。当使用 Pandas 对象时,颜色数据是基于索引而不是位置与主热图匹配的。这更准确,但如果现有代码假设位置匹配,可能会导致不同的结果。改进了
heatmap()中确定注释颜色的亮度计算。heatmap函数的annot参数现在除了布尔值外,还接受矩形数据集。如果传递了数据集,其值将用于注释,而主数据集将用于热图单元格颜色。修复了在
FacetGrid中使用col_wrap时缺少col级别时出现的错误。使能够将刻度定位器对象传递给
heatmap()颜色条。使得在使用
PairGrid直方图时,当存在多个色调级别时,可以使用不同的样式(例如,步骤)。修复了基于scipy的单变量核密度带宽计算中的一个错误。
The
reset_orig()函数(以及由此扩展的导入seaborn.apionly)将 matplotlib 的 rcParams 重置为 seaborn 自身导入时的值,这应该能更好地与 jupyter notebook 后端更改的 rcParams 配合工作。从顶层
seaborn命名空间中移除了一些对象。在
FacetGrid中改进了 Unicode 兼容性。